
每到节假日,深圳的旅游景点常常热到“爆棚”。 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深圳晚报记者王在兴报道 大运期间,深圳各景点景区的迎客人数都有了大幅增长,各酒店入住率创历史新高,大运旅游成为新的旅游亮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进一步提升。昨天以“滨海深圳 旅游胜地”为主题的第七场“印象深圳”新闻发布会上,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岳川江表示,大运会的举办为深圳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深圳正在向着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的目标迈进。计划到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1亿人次,当年旅游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旅游业已成我市支柱产业
据统计,2010年深圳年接待游客总人数7698万人次。其中过夜入境游客1021万人次,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全市旅游总收入628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1.8亿美元。深圳被美国《纽约时报》评为2010年全世界必到的31个旅游目的地之一。
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深圳居民的出游率也相当高,每个“黄金周”深圳都有三四百万人次出游,多次成为“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气最旺的城市”。
同时,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全国最大的口岸城市,深圳2010年出入境人数1.85亿人次。特别是实行“个人赴港澳自由行”以来,深圳成为中国大陆居民赴香港旅游的集散地,据有关方面调查统计,内地赴香港及经香港赴海外旅游人士60%以上经停深圳。
实施 “旅游质量提升计划”
自今年初“创意深圳、时尚之都”的深圳文体旅游新形象发布以来,深圳旅游已经形成了主题公园、滨海浪漫、运动休闲、文化创意、都市风情为主题的五大特色旅游产品。
在旅游行业中,国际化不仅仅指接待过多少国外游客,更体现在服务与基础配套设施上是否具有国际水准,目前我市繁华地区涉及旅游的信息图形符号均按国家标准规范,在口岸、机场、汽车站等游客集散地设立了多个旅游咨询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并通过网络、咨询服务台等为游客24小时服务。我市还实施了“旅游质量提升计划”,加强旅游安全监管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以及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和旅游市场监管。
答记者问
大鹏半岛开发“保护为主”
问:深圳的旅游行业是如何在发展中向绿色低碳靠拢的?
答:绿色旅游、低碳旅游是我们“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都在重点关注、大力推进的工作。近几年我们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创建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型酒店和景区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制定发布了绿色景区标准,也评选出一批绿色酒店、绿色景区,形成比较有体系的绿色管理体系。今年我们完成了关于建立深圳低碳旅游标准体系可行性研究报告。接下来马上着手开展低碳旅游景区、低碳酒店标准的制定。
问:今年深圳旅游有哪些新的项目、新的亮点?
答:今年的新旅游项目主要有:华侨城欢乐海岸项目、欢乐谷五期项目等。结合大运及旅游文化产业融合的态势,推出了8个主题、40条深圳一日游的指导线路。还有正在建设的两个项目蛇口国际邮轮港项目和下沙滨海旅游度假区。
问:大鹏半岛的开发有很多人担心会破坏生态环境,我们是怎么做的?
答:滨海旅游的发展是深圳“十二五”的重点工作。大鹏半岛是深圳市发展旅游业所不可多得的战略性资源,也是深圳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依托。大鹏半岛地域广阔,绝大部分属于生态控制线以内的保护区域,我们将在整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保护为主”的策略,先在一些适宜旅游开发的区域推进其保护与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