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月·中华情”央视中秋晚会前晚在侨乡隆重上演,并大获成功。这当中,我市无疑是最大赢家之一,“中国第一侨乡”的美名与美景,已经借助美轮美奂的文艺晚会,传播到神州大地及海外。
笔者作为一个“新江门人”,对刚刚过去的中秋晚会“那一夜”的美丽与震撼,感受更为深切。这种感触,除来自自己以外,还来自故乡与故人。在中秋晚会开始不久,笔者过去的老同学、老同事,或打来电话,或发来短信,一来问候中秋,二来祝贺在花好月圆、万家团圆之夜,有这样多的明星齐聚江门,同庆节日,而晚会所展示的江门侨乡,又是那样迷人。一位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家朋友,还别出心裁发来一首即兴所作七言诗,“中秋”、“江门”、“情谊”等元素,全被这位老兄“一网打尽”,不由得不让笔者为现在的居住地——江门侨乡而倍感自豪。
其实,就在千家万户品尝甜美月饼、畅谈亲情友情的同时,一个凝聚着辛酸华侨史、有美丽碉楼与小鸟天堂、既现代又古老的江门,已经优美地展现在海内外观众面前。这样的城市宣传效果,该有多好!
中秋晚会在江门成功举办,扩大侨乡品牌效应的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这样的思考,这些年我们一直提倡与努力的城市形象宣传工作,到底要怎么去做?要借助什么样的平台与形式?以笔者不成熟的看法,就像一句俗语所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即要宣传城市形象,绝不能小打小闹,一定要大投入、大手笔,才能产生大的效果。“舍孩子套狼”之说,字语虽然不怎么优雅,但却也揭示了一个“硬道理”:不舍得投入,请不来高手,也难以吸引众人的眼球;没有大手笔,就难以搭建一个高质量的城市宣传平台。
当然,宣传城市形象,笔者提出要借助大的平台推动,更有一个前提,这就是量力而行,重在实效。依笔者的认识,此次江门“联姻”央视这一华语圈影响最大、最权威的电视传媒平台,即是量力而行的典范之作。试想,如果没有近年江门经济社会实现良好发展,城市经济实力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如果没有江门华侨文化保护方面取得辉煌成绩,世界各地华人,已经更加密集地关注这个粤西城市;如果没有江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如火如荼推进,城市更干净可爱,那么,江门侨乡也不会得到央视青睐,将“红绣球”抛向这里。而此次中秋晚会,便是达到了一个双赢的效果。肖奂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