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出境游日益升温,加上人民币不断升值,市民出游带回来的手信也从各省市的土特产升级到了知名的洋货,到日本,去看看有什么电器可以带;到法国,看看香水与红酒;到瑞士,看看钟表和军刀;到香港,莎莎肯定要去的。
临近年底,境外“打折季”即将火爆开始,不少市民摩拳擦掌准备到境外狂购。不过海关总署刚刚颁布的54号公告明确规定:对于进境旅客携带超出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物品征税。记者从江门各旅行社了解到,目前,海关“54号令”尚未对出境游造成直接影响,“血拼团”、“奶粉团”出游热情难阻。
超5000元的自用品
入境要缴税
最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10年第54号公告》规定,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对入境居民旅客携带的在境外获取总值超过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物品,仅对超出部分征税;但是对不可分割的单件物品,如名贵手表、名牌手提包等,则要全额征税。
值得注意的是,海关总署同时规定,对于短期内多次出入境的旅客(15天内进境超过1次)以及边境地区居民,海关按规定只放行其旅途必需品,不按照上述标准执行。那就意味着内地游客15天内多次进出港澳的话,将不享受5000元的自用物品免税额。
此外,海关还对20种商品实行全额征税验放,包括:电视机、摄像机、录像机、放像机、音响设备、空调器、电冰箱(电冰柜)、洗衣机、照相机、复印机、程控电话交换机、微型计算机及外设、电话机、无线寻呼系统、传真机、电子计算器、打字机及文字处理机、家具、灯具、餐料,即无论价格是否超过5000元,都需缴纳一定关税。
“奶粉团”未受影响
记者从旅行社了解到,海关“54号令”的实施,目前暂未对出境游市场造成直接影响,出境游人数并未因此减少。江门中旅港澳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港澳团出团数量没有减少,广东团由于经常进出港澳,游客买东西也会掌握尺度。
去港澳旅游最多的是买奶粉,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奶粉团”并没有受到影响。市民黄小姐有一次去香港买奶粉就被检查过,不过跟海关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就被放行了,没有遇到太大麻烦。当时黄小姐和3位朋友一起去香港买奶粉,一下子买了10多罐奶粉,还有纸尿片,为了携带方便,她把奶粉打包在一个行李箱里,由同行的一位男士帮忙拿着,后来在过关时,这位男士就被截了下来,她们赶紧跟海关工作人员解释,这里面是4个人的购物总量,最后才被放行。因为黄小姐儿子一直喝的奶粉都是在港澳买的,黄小姐要经常去港澳购物,现在她掌握了一些技巧。“去港澳购物记得多带几个朋友同行,这样即使购物很多,分摊下来也不会超过5000元标准线,另外,出关时东西分散带,大家都帮忙提一点,这样看起来就不会太惹眼。”黄小姐传授了一些技巧。
“血拼”不要太过火
旅行社出境游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近日实施的海关“54号令”并不是新规定,而是今年特别强调,主要原因是因为很多大牌化妆品、服饰网购、代购越来越盛行,这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也造成了国内税收流失,因此,游客们在境外购物时,注意不要购买太高档的物品,特别是一些动辄几万元的昂贵包包、名牌手表等,如果你买了一个价值八九千名牌皮包,要全额征税。购买名表也要慎重,因为手表是“分段”征税,价格在5000元至1万元之间的,按20%的税率征税;如果价格超过了1万元,则按30%的税率征税。
此外,购物一定要保留好发票,国内和国外“大牌”的价格悬殊比较大,海关在审定完税价格时,境外购买物品的凭证是重要参考资料,旅客最好能予以提供。如果旅客不能提供境外购买的价格凭证,海关工作人员会以国内售价为准。(本报记者 庄英业) |